本文摘要:——河南省濮阳市现代林业建设纪实之三中国绿色时报1月18日报道平原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林业对传统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造林和护林管理的积极性,走林业生态产业化道路,用产业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动力。
——河南省濮阳市现代林业建设纪实之三中国绿色时报1月18日报道平原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林业对传统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造林和护林管理的积极性,走林业生态产业化道路,用产业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动力。近年来,濮阳市立足平原区特点,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出发,紧紧围绕林业生态产业化这一思路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林木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林浆纸板加工业为支柱,生态与产业互动双赢的林业产业体系。一项基础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培育。
在推进林业生态产业化的过程中,濮阳市首先把林业资源培育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实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打造了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2002年起,濮阳市依托国家、省工程造林项目,开始陆续营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
为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该市2006年出台了《关于十一五期间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意见》,决定通过5年的努力,完成政府主导的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建立国家、企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于政府主导的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进行苗木补助,受益县(区)按投资总额的20%匹配资金,作为组织栽植、管理、防病治虫、森林防火等费用。
为推动基地建设大规模实施,濮阳市积极完善造林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完善机制,按照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和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的要求,采取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造林绿化。
构建部门联动体系,协调市发改委、农业、水利、河务、交通等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向基地建设区倾斜。在全市开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森林杯竞赛活动,重奖在基地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基地建设按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坚持先科学规划、后造林施工,稳步推进、严格管理的原则。
濮阳市林业部门按照国家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管理要求,完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和检查验收办法,统一科学规划,严格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濮阳市林业部门十分注重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良种壮苗培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了基地营造林科技含量。
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保护,确保速丰林基地森林资源稳定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已达14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
林木资源实现了快速增长,不仅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濮阳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一个支柱产业林浆纸板加工业在林木资源迅速增长的基础上,濮阳市委、市政府把林浆纸板业确定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该市以林纸一体化为产业发展思路,培育了以龙丰纸业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和林木加工群体,拉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聚集的若干特色板块经济。濮阳龙丰纸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组建,主要承担濮阳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林纸一体化总体规划为30万吨/年杨木化机浆、50万吨/年高档印刷纸、100万亩造纸林基地。
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10.8万吨/年杨木化机浆、25万吨/年高档印刷纸、32万亩造纸林基地,总投资24亿元。10.8万吨/年杨木化机浆和25万吨/年高档印刷纸装置分别于2005年11月、2008年12月投产,产品质量达到同类进口浆水平和高档文化用纸标准。
2009年,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实现年产风干浆6.57万吨、高档印刷纸2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4400万元。范县张庄乡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把木材加工业作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来抓,建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木业园区。园区内从事各类木材加工的经营户超过760家,参与加工、购销、运输人员超过6000人,年产值1.6亿多元,利税1800多万元。
现在的张庄木业园区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板皮加工基地,形成了以板皮、板条、木艺制品、多层板等为主导产品的木材加工体系及购销网络。目前,濮阳市林浆纸板产业已形成以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支撑互补的梯状发展格局。
全市从事林浆纸板加工的企业及加工个体户超过1200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10余家,年消耗木材200万立方米,年产值10多亿元,年利润9000多万元。林浆纸板加工业已成为濮阳市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是一项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一个双赢目标生态与产业良性循环濮阳在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林浆纸板加工业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林果花卉、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保持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07年濮阳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8亿元,2008为23.54亿元,2009年达到38亿元,年增长30%以上。
林业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益,速生丰产林摇身变成了农民身边的绿色银行,农民爱林、护林、造林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思想上实现了由要我栽到我要栽的转变。近年来,濮阳市林地面积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增加。生态建设催生了林业产业,产业的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形成了生态与产业互动双赢的良性循环格局。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段华)。
本文来源:半岛·BOB官方网站入口-www.juzirg.com